一部继《团长》之后,舍不得快进的国庆献礼新剧《特赦1959》

发布时间:2020-09-10 22:16:29阅读时间:3807
本文导读:这部新剧《特赦1959》中,很多人物都是历史上的大牌,放眼望去全是一个个响当当的人物:杜聿明、王耀武、黄维、宋希濂、沈醉……一群曾经叱咤风云的国民党高级将领,现在成了战犯变成了阶下囚。一群朝气蓬勃

  这部新剧《特赦1959》中,很多人物都是历史上的大牌,放眼望去全是一个个响当当的人物:杜聿明、王耀武、黄维、宋希濂、沈醉……一群曾经叱咤风云的国民党高级将领,现在成了战犯变成了阶下囚。一群朝气蓬勃刚从战场上下来的以所长王英光、政委贺春年为首的年轻的共产党人接受这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的艰巨任务,在功德林这所高墙内,帮助他们进行思想改造,他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,桀骜不驯、老奸巨猾、顽固不化,跟这些情绪极其不稳定的人精中的人精斗智斗勇,会发生些什么“有趣”的故事?想想就够……头大?还是精彩纷呈?追剧呀,你一定不会后悔。

  当然剧中有几个主要人物是虚构的,如:叶立三、蔡守元、刘安国、王英光等。还有些编的故事情节与真实的历史串连在一起,不失一部吸引人的好剧。好久没看到过这样的好剧了。有些观众还说为何在央视一套放?一天只放二集,太不过瘾了,应该放央八放,一天三四集才爽。

  “上兵伐谋 ,攻心为上”,可城已经攻下来了,心是不是就不攻而破呢?否也!你看叶立三,刚被抓不久二次逃跑被抓回,王英光干脆半道上跟他在地上划了个道道,来了个“沙盘推演”,才封死了他逃跑的心。在德国留学过的他心高气傲,愚忠、倔强。在功德林里也常常象个“刺头”一样,油盐不进,动不动就抗议,事实屡屡让他自打嘴巴。后来在灯泡厂为年轻实业梦的延续聊以慰藉,被新中国创业工人的无比高涨的工作热情“吓倒”而感慨万千。

  都听说过黄维兵团吧,徐高平记者采访兵团司令黄维时,他不能矮人一截,要平起平坐,且称谓上要尊称他先生,呵呵,最后一言不合,还拿起凳子摔过来,够拽!够狂吧!那有一点败军之将的怂样啊?黄维有书呆子称谓,以最轴出名,他愚忠比叶立三更甚,一仆不侍二主,在功德林里也是最有个性的人,所以也是最后一批被特赦。战士们诉苦说经常被他们骑在头上拉屎拉尿,还打不得也骂不得,气得直跳脚!

  “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”对,就是那个王耀武,他个性圆滑、世故、聪明,识时务者为俊杰,国民党内少有的明白人,洞悉世事,黄浦出来的军事素养也好,所以从上到下人缘奇好,那些自命不凡的各地老大都愿意听他指挥,他平易近人,甚至送礼时,连老蒋的侍卫都打点到,你别以为他贪污,他一个军饷也不贪,他各样生意工厂遍布各省,不差钱!你看他在功德林内表现就知道,那里剑拔弩张,他就是那一个和事的人,所以,这个积极改造的人,时不时受到黄维的嘲讽:你快加入共产党了吧。

  对于这些身在曹营心在汉,千奇百怪惶惶不可终日的战犯,终日猜测审还是杀,心理落差得有些人上吊、绝食,有的不止自杀一次,如杜聿明就自杀了二次。管理容易改造难,在战场上战胜他们,还要在思想上、心理上征服他们,看来路漫漫啊。

  这剧最精彩之一的是台词、对白。

  对军事、政治、信仰、人性方面的对白、谈论、聊天、辩论,甚至是正反派之间的互怼与反派之间的调侃也挺幽默,没见过一部能把枯燥空洞无味的政治说教,说得这样引人入胜且还振振有词,大伙不但看进去听进去了,还饶有兴趣的不断催更。

  这得感谢我们的主角王英光与叶立三、刘安国、蔡守元、刘安国,外加一个死硬分子黄维,硬是把这部剧搞得是“风生水起”,演绎精彩啊!如刘安国的引用老蒋的评价,吓坏了杜聿明,吓晕了王耀武。还有蔡守元这个剧中的“罗盘将军”略施小计便令西南十八兵团的秦司令投诚。引无数网友“入坑”。

如,王英光与黄维的对话:

  黄:成王败寇,如果我们胜利了,也可以说代表人民。

  王:所以你失败了,所以这是人民的意志。你还想证明什么?

  黄:礼义廉耻,忠孝节义,这是我做人信条

  王:如果一个人已经认贼作父,还要讲究忠孝节义,这不是笑话吗?

  王英光与李立三之间对话。

  李:我信仰领袖。我效忠领袖,效忠党国。

  王:这不是信仰,这是政治立场。

  李:我是信仰忠孝义。

  王:这就更不是信仰,是文化传统,大部分中国人都受这种文化传统影响

  李:我是职业军人,我必须坚定顽强,勇敢无畏,视死如归

  王:这就更不叫信仰,连立场都算不上,这叫职业精神。

  还有与被他们称之为“共党叛徒”的刘安国。

  刘说他今天这样是性格问题不够吃苦耐劳,王指出说他当年脱离红军不是因为性格问题,是信仰问题。

  像这样的对话剧中还有不少,感兴趣的话,大伙沉住气,慢慢欣赏吧。

  剧中对国民党为什么会败给共产党,这些昔日精英是最有发言权的,他们都有集体热烈讨论,这些有趣也带火药味的“聊天”与互怨互怼,互相拆台与揭短,纷呈有趣,触及大家灵魂,也给我们这些历史小白来个“国民党内部”各大将领的“文献参考”。

  特别是黄维在朗读时间,挖了个坑给宋希濂背一首诗:十四万人齐解甲,更无一人是男儿。刚好与历史巧合,嘲笑宋带兵无能十四万大军尽墨。黄维这等操作属冷幽默还是够阴?在总结国民党为何一败涂地时,李仙洲被叶立三责问得气哭,绝食一天,无不令人忍俊不禁。相信大家对近代战争历史感兴趣的朋友,不会错过这些桥段,读万卷书你也找不出来这些史料。

  这剧从小窗口给我们掀开了历史波澜壮阔的一面。特别是有关志愿军入朝作战,这些“战争狂”们,各抒己见,各显神通来“解读”这场战争的胜负,那真是到了白热化的阶段,从他们经历了二个战争抗日与国共战争的经验一致得出败仗结论时,有人高兴万分,作仿佛一夜之间城头就插满了青天白日旗的青天白日梦。

  在朝鲜战争初期,他们从新闻的蛛丝马迹中睿智敏锐地察觉出我军要出兵入朝的动向,他们表现有时搞笑,有时气愤,有时激动,一帮老大不小的人,他们反映出来的人生百态尽收眼底,从他们得出是“鸡蛋碰石头”的结论中,我们更加佩服先辈们英明决策与无比伟大的大无畏的亮剑精神,打败了美帝国主义,又一次验证了什么是人民的伟大力量与正义之战。

  当然,整部《特赦1959》剧没有偶像除了这帮演战犯的老戏骨,演员对人物内心刻画传神,呈现给我们的精彩表演外,主角张铎饰演的王英光,尤其出众,这个背景是十七岁考入北大,不听课专看闲书的人,我们终于知道他那肚子学问与理论水平是从那来的了。

  他睿智、严正、逻辑分析能力与洞察力超强,有态度、有深度的辩语,不温不火,稳步推进。把主论层层展开,或从正或反方,层层论证,即便你口服心不服,也找不出理由反驳,令对手毫无还击之力,铁嘴一把,不仅得到功德林学员一致赞赏:气节、风范、信仰,真是登峰造极!所作所为堪称完美,更是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!也难怪小梁护士,不当公主也要从南追他到北,应验了那句:花若盛开,蝴蝶自来!当然讲原则的政委贺春年也不错,他常用的“降龙十八掌”是快刀斩乱麻!

  张铎表示他的台词堪比三部剧的台词量,且还演绎得不错,大伙心疼他三秒!

  这是一部继《团长》后,舍不得快进的新剧,谢谢他们的精彩演绎!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