聂兴这个角色在《大明风华》里是个不讨喜的人物,他的身份跟孙若微一样,父母都是死于靖难之役,两人最初的目标一致,就是要来京城为父母报仇,杀了朱棣。只不过中途孙若微遇到了朱瞻基,待她进宫后发现,朱棣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,对于靖难之役,他一直悔恨交加。
为了3万名活着的靖难遗孤能顺利回京,孙若微决定以大局为重,放下个人恩怨,并将自己嫁入皇宫,辅佐皇太孙搞事业。
孙若微的心态变化是因为认识了朱瞻基,一路也见证了皇家子弟的无奈和身不由己,但是对于聂兴来说,完全不能理解孙若微为什么说好的报仇,最后却怂了,他甚至觉得孙若微是个软骨头。
放下仇恨,忘记过去,可得大自在。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,但是有几个能真的放得下,聂兴的选择客观来说无可指摘,他有讨债的权利。亲人的离去,这个伤口十年来一直在流血。这不是仅凭几句话就能放下的,所以最后聂兴还是坚持不懈地选择复仇,虽然有点憨,但也合情合理。
最后一次劝说无果后,孙若微一直很担心聂兴,一是怕他白白拼了性命,另外一方面,聂兴的存在就像一颗定时炸弹,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会杀回来要了朱家人的命。这于公于私,都对国家不利。
不过聂兴的高光时刻还是来了,为了跟踪皇太孙,他一路跟着朱棣的大部队跟到了三峡口,真的十分固执,一直干事业,追仇人比追姑娘还要积极,连出差都不放过。
很显然,他这次是为了刺杀朱棣和朱瞻基去的,他不是一个小人,他的心思就是朱瞻基要死也只能死在他的手里,而朱棣又派自己的好圣孙去攻三峡口,要是输了第一个就先斩了他。
朱瞻基劝说不动固执的爷爷撤兵,只好领命去攻三峡口,聂兴本来是去杀朱瞻基的,但是国家面前,他还是放下了个人恩怨,以大义为重。最后战死在了沙场,所以这是聂兴的高光时刻,之前那么多人误解他,他真是一个英雄。